2022-03-08 10:08:22
我国包装水行业规模破二千亿元,未来空间及增速均可期。根据 Euromonitor,2020年我国软饮料行业规模5,735亿元(含包装水),其中包装水行业规模约2,159亿元,约占全部软饮料的37.6%。
2013-2020年包装水复合增速为4.6%,行业规模7年增长1,000余亿元。根据Euromonitor,预计2025年,我国包装水市场规模将达至3,131亿元,占全部软饮料的40.9%,2021-2025 年复合增速将为5.0%,预计未来5年行业规模将再增1,000亿元。
从我国包装饮用水总消费量看,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优质水源较少,包装饮用水刚需性较强,消费量的潜在空间较大。根据Euromonitor预计,2025年我国的包装水消费量将增至646.8亿升,2021-2025年CAGR为3.1%。从人均消费量来看,在消费升级和健康意风尚的驱动下,我国包装水人均消费量将持续增长。根据 Euromonitor 预计,2025年我国包装水人均消费量将达至45.8 升/人,2021-2025年CAGR为3.1%。我们认为,消费者对 “健康”、“高端”的饮料需求将成为包装水消费体量进一步高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“大玩家”坐镇,CR3高度集中
TOP3水企连续3年坐稳头部,2020年集中度高达24.5%。农夫山泉和华润怡宝两大品牌均主打天然水,且市场份额颇高。根据Euromonitor, 2020年农夫山泉及华润怡宝的市占率分别为11.4%、8.4%,为我国包装水市场的主流产品及品牌, 且主流趋势仍将持续。根据Euromonitor,预计2021年农夫山泉及华润怡宝市占率将达到11.8%、8.1%,稳居行业前二。
“水”行业具备高成长的逻辑
逻辑1:健康化的日常饮食是刚需
复盘美日软饮料消费趋势,我们发现,近年来,美日消费偏好均由好喝甜腻转向健康清淡。随着各国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重视,健康化饮品的诉求高涨。由于包装水具有0卡、0脂、无人工添加剂的特点,受到消费者青睐。近年来,包装水不仅成为美日软饮料的重要组成,且人均包装水消费量持续增加。
包装水符合美国的健康化诉求,不断瓜分碳酸饮料市场。2020年,美国包装水消费量再达历史新高,碳酸饮料连续第6年缩减。根据 Euromonitor,2020年美国包装水及碳酸饮料消费量分别为431亿升及433亿升,二者体量趋近, 差距进一步缩小。同时,美国包装水人均消费量逐年提升。根据Euromonitor,2020年,美国人均包装水及碳酸饮料消费量分为130.2 升/人及130.6 升/人, 包装水及碳酸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接近。根据 Euromonitor 预计,未来包装水将超越碳酸饮料成为美国消费量第一的软饮品类。
日本健康化趋势不改,包装水仍然受青睐。低糖无糖饮品一直是日本软饮料的消费首选,健康化生活方式带动包装水消费量高增长。2014年,日本包装水消费量超越碳酸饮料,成为仅次于即饮茶的第二大软饮品类。根据 Euromonitor,2020年日本包装水及碳酸饮料消费量分为45.4亿升及34.9亿升,远超碳酸饮料。同时,2014年以来,日本人均包装水消费量连续6年超 越碳酸饮料。根据 Euromonitor,2020年日本人均消费量已达至36升/人,远 超碳酸饮料的人均消费量。根据Euromonitor预计,在饮食健康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,日本的包装水消费量会继续稳定增长。
与美日两国饮品消费的演变类似,我国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偏好显现。上世纪80年代,碳酸饮料因口感甜美刺激而深受国人喜爱;90年代末,国人对果汁及含乳饮料青睐有加;而近年来,消费者更偏好于购买口味清淡、天然健康、无添加剂的饮料。由于包装水自身具有“0糖0卡0添加剂”的特点,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重要选择之一。
逻辑 2:高端化的品质消费是趋势
重水质,买品质。随着我国居民的健康生活意识增强,对饮用水水质要求提高, 饮水结构逐渐发生改变。由于包装水具有更安全更健康的特性,愈发成为居民日常饮水的选择。根据华经产业数据,2013-2017 年,我国居民家用桶装水消费结构从 16.4%提升至19.7%。2020年新冠疫情后,由于健康饮水需求迫切,居民对于包装水的偏好进一步提升。由于饮水品质备受关注,居民桶装水在日常饮用水中的占比将逐步增加。
追高端,喝品牌。高端水强调水源优势,注重水质、健康及口味,且包装设计精 致,愈发成为消费者品质生活的选择。国内的高端水以外资品牌为主,国产品牌 市场份额近一成。国际饮料巨头在华“圈地”高端市场。雀巢推出高端水品牌巴 黎水、圣培露、普娜;达能推出高端水依云。根据华经产业数据,我国 2014-2019年高端水零售量从76.1万吨增至146.4万吨,高端消费量占全部的比例从0.97%增至1.50%。随着消费升级和国内品牌的兴起,国内的高端水市场空间会进一步 扩大,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。
来源:食品饮料行业观察
推荐阅读
文章评论
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
登录注册
全部评论(0)